按政府的2020年統計資料,每年平均每日有10,809噸工商業和家居都市固體廢物被送往香港的堆填區,其中,廚餘佔最大的份額,達三成;其次是廢紙(24%)及塑膠廢料(21%)。為減少都市固體廢物量,環境局於2021年公布《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》,明確了直至2035年的廢物管理策略,中期的目標是平均每人減少40-45%都市固體廢物量,提升循環再用的比率至55%,長遠的目標是不再需要使用堆填區,增加更多更有效率的轉廢為能設施。期望通過都市固體廢物收費,達到中期的目標,促進減廢和源頭分類的工作。
為達到目標,在2021年8月,政府通過《2021 年廢物處置( 都市固體廢物收費) ( 修訂) 條例》,定於2023年生效。根據該條例,每戶將要支付每月31-51港元的都市固體廢物收費,市民在棄置垃圾前,必須用指定袋包妥或貼上指定標籤。原則上,產生越少都市固體廢物,需付的費用會越少,以達到鼓勵源頭減廢、源頭分類、源頭循環再用的目標。
今次,我們探討如何減少佔最大都市固體廢物比重的的廚餘,為大家節省開支,亦減輕堆填區的壓力。
廚餘不單對堆填區造成壓力,更會污染環境,因為廚餘含有的水分高,容易腐爛,引起惡臭和滋生細菌。
焚化不是處理廚餘的好方法,因為需要消耗太多能源,而且釋出的二氧化碳會加劇全球暖化。最實際的廚餘處理方法是在源頭減廢。如何可以做到?
政府推出的廚餘收集先導計劃(家居),旨在促進良好的廚餘管理習慣,鼓勵市民將廚餘與其他都市固體廢物分開處理,從家居源頭減少送往堆填區的廢物量。已分開的廚餘將收集在廚餘處理設施進行堆肥,繼而送往全港首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第一期(O·PARK1),利用壓氧消化技術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體。生物氣體是一種類似天然氣的可再生能源,可用於發電。過程中所產生的殘留物可以再堆肥,用於綠化和農業用途。
為方便家居廚餘管理,衞晉這類推動科技的企業,致力在屋苑屋村設置智能廚餘回收箱,這個裝置具備滿載程度探測裝置,可以實時通過物聯網進行監控,有助更有效率地編排廢物收集時間表和路線。系統亦設置有自動除臭和消毒功能,保障環境衛生。另附帶辨別使用者身份和自動量度及記錄廢物重量的功能,方便物業管理公司追蹤住客的廢物量數據。
香港政府不斷尋求減廢的方式,以減輕對堆填區造成的壓力,衞晉的智能廚餘回收箱這類創新裝置,無疑有助達到這個目標。如欲了解更多有關衞晉的智能廚餘回收箱,請登入查閱。